临渊行情节预览
裘水镜心中的乡村承载着他童年的美好,印象中的乡村山清水秀,人杰地灵,而这次沿途所见却是一副礼崩乐坏道德瓦解的景象。
因此历史上不知多少人进入鬼市,拿了鬼神的宝物,却无法完成鬼神的心愿,往往死于非命,极为凄惨。
“庠序里教书的,未必是人。”裘水镜似乎猜出他们的心思,低声冷笑道。
那个少年双眸一片雪白,没有眼瞳,目不能视,果然是个瞎子。
朔方城的名门都知道天市垣的鬼市极为凶险,但听到是水镜先生带他们前去,竟然都没有阻止,可见水镜先生在名门世家心中的分量。
裘水镜摇头,露出讥讽之色:“新圣?当今世上没有新圣……或许有,但也不在元朔国……”
他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。
裘水镜神情微动,抬手做出噤声的动作,悄然起身,循着读书声来到庠序内堂。
这课堂上,除了这少年之外,没有一个是人!
“开!”一众士子纷纷低喝。
裘水镜自顾自道:“第三个规矩,鸡叫便走,决不能停留!”
裘水镜不说话,士子们也不敢询问。
士子们循声看去,却是那个人类少年落后了一步,刚刚走出课堂。
裘水镜纵身而起,跳到庠序屋顶,几个士子兔起鹘落,落在他的身边。
他们取出自己墓葬里的宝物,便是静待有缘人,替自己完成自己未曾完成的心愿。
或者说,亡者的性灵!
倘若是普通人,肉眼凡胎,是断然看不到这幅异象的。
这句话说的是元朔国的教育盛况。
另一个士子道:“倘若附着在草木上呢?”
那黄皮老狐狸咳嗽一声,抬起手来,引领着裘水镜向内堂走去,道:“天市垣天门镇人,今年十三岁了。苏云七岁的时候,家里生了变故,眼睛不知何故瞎了,挺可怜的。不过他是个好学的孩子,一日到了我这里,听到了读书声便走不动路了,非要听讲。我见他好学,于是便让他留下了。”